我校于5月5日举办「心灵电台」有声共读活动。经过评审组的严格评选,三部优秀作品脱颖而出。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同学们出色的朗读功底,更传递出对心理健康的深刻思考与感悟,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些温暖而有力量的声音世界。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开启自我成长的旅程
2441班郭鑫雨同学带来的《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朗读作品,生动还原了蛤蟆先生与心理咨询师苍鹭的对话场景,让听众仿佛置身于心理咨询室中。
该同学在读后感中写道:原本活泼的蛤蟆陷入抑郁,在与苍鹭的对话中探寻内心,这让我意识到童年经历、情绪管理、自我认知对我们的影响至深。通过阅读与朗读,她不仅理解了接纳真实自我的重要性,更感受到心理咨询助人成长的强大力量,这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更懂自己,也更有勇气直面内心,开启自我成长的旅程。
《幸福的法则》:以感恩之心拥抱幸福
2402班郑领同学朗读的《幸福的法则》,用轻柔舒缓的声音,将书中关于幸福的智慧娓娓道来。《幸福的法则》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探寻幸福的道路。书中强调的感恩与接纳,让读者对幸福有了全新的认知,幸福并非遥不可及的目标,而是源于对生活的态度。当我们以感恩之心看待身边的一切,欣然接纳生活中的种种境遇,便能摆脱抱怨与不满的束缚,发现平凡中的美好。书中 “万物本质完全、表象完美” 的观点,更让他领悟到,真正的幸福在于以豁达的心境拥抱当下,感知生命的圆满。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在自我对话中疗愈心灵
2425班吕慧敏同学朗读的《做自己的心理医生》音频作品,以沉稳而温暖的声线,带领听众走进一场自我疗愈的心灵之旅。“真正的疗愈,始于停止向外索求答案,转身倾听内心的声音”,书中这句经典话语,在朗读者的演绎下更显力量。该同学在读后感中分享道:“翻开这本书时,原以为会看到繁复的理论与术语,却被作者温柔而笃定的笔触打动。它像一盏不刺眼的路灯,照亮了那些被焦虑和迷茫笼罩的暗角。
此次「心灵电台」有声共读活动,既是世界读书日活动的延续,也为迎接本学期525心理健康月开启了序幕。活动将阅读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为同学们搭建了独特的交流与成长平台。后续,我校将丰富育人形式,努力为学生打造滋养心灵、护航成长的精神港湾。
(审稿:学生工作部沈士强;编辑: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办公室蒋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