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推动心理服务与社区文化深度融合,天津市大学软件学院于5月22日举办首届“心理+”社区文化节。活动以“元启万象·共创未来”为主题,通过沉浸式心理体验、互动式科普宣传,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校园生活场景,吸引五百余名师生参与,营造了“人人关注心理、人人参与成长”的积极氛围。
心理操活力开场,点亮心灵序章
文化节以一场别开生面的心灵律动操《奔跑的青春》拉开帷幕。同学们在通过肢体伸展、呼吸调节与正念冥想结合的集体操练,释放压力、唤醒身心能量。跟随音乐舒展身体时,把烦恼都‘抖’出去,瞬间充满活力!
八大主题板块,解锁心灵密码
活动现场设置八大特色体验区16种互动游戏,以“游戏化+场景化”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让参与者在趣味互动中收获成长:
通过“内在探索站”、“正念体验营”、“脑力冲突赛”、“情绪解压舱”、“恋爱密码站”、“非暴力沟通实验室”“团体动力舱”、“记忆迷宫坊”等活动,融入积极心理学理念,科普心理健康知识。
心理服务进社区,织密支持网络
本次文化节创新采用“一站式社区化”服务模式,将活动与宣传搬至“林下朋友圈”,让心理服务触手可及。活动邀请专业心理教师、资深心理咨询师,借助颂钵、欧卡等工具带学生体验心理疗愈。师生共话成长,收获积极反馈。
本届“心理+”社区文化节是学校深化“三全育人”改革、探索“心理+社区”育人模式的创新实践。未来,学校拟将每年5月22日作为社区文化日,持续打造“心理+”特色品牌,让心理健康服务如春风化雨般融入校园生活,助力师生以更积极的心态拥抱成长、拥抱未来!
(审稿:学生工作部 沈士强;编辑: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办公室 蒋闯)
图片:学生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