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天津市IPv6流量提升专项行动试点方案》部署要求,我校网信办自2023年3月起全面启动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流量提升工程。通过系统性网络架构升级与技术调整应用,现已完成四个阶段的建设工作,校园网络IPv6流量占比目前达到15%,整体IPv6流量达到300M。
一、三维度构建新型网络架构
1.网络连接升级工程,通过引入三大运营商IPv6专线链路,构建双栈三出口网络体系。采用负载均衡技术实现链路智能调度,为师生提供"零感知"的IPv6访问体验。
2.骨干设备系统升级,对核心交换机、认证网关等关键设备进行系统升级,部署支持IPv6特性的操作系统,保障IPv6流量高速转发。
3.安全防护加固工程,对网络安全防护设备系统进行升级,构建多层安全防线,保障IPv6应用系统和数据的安全,抵御各类网络攻击。
二、四阶段推进体系建设
1.基础架构搭建阶段,完成联通、电信、移动三个互联网出口的IPv6双栈改造,通过动态路由协议实现智能选路,三出口覆盖全校教学实训区域。
2.核心设备升级阶段,对全网核心交换机、认证系统进行固件升级,启用IPv6硬件加速功能,提升核心层设备吞吐量,满足多终端并发访问需求。
3.应用系统适配阶段,完成DNS64/NAT64转换系统部署,实现校内信息系统全量支持IPv6访问,一、二级连接支持率达到100%。
4.无线网络覆盖阶段,在教学实训区无线网络部署IPv6业务,采用多种地址分配模式,实测无线网络IPv6下载速率达30Mbps,覆盖教学实训区域所有房间。
三、多举措深化建设成效
当前,校园网IPv6活跃用户日均达千余人次,流量月均增长率保持15%以上。网信办将持续推进两大工程,一是开展教学实训区有线网络改造,对教学实训区全部房间的有线网络进行IPv6接入部署,实现教学实训区有线网络的IPv6服务。二是优化无状态地址自动配置(SLAAC)方案,构建流量调度负载均衡机制,力争年底实现IPv6流量占比突破80%。截止目前,此项工作累计完成网络设备配置调整132台,安全策略优化12项。通过构建"全业务、全场景、全终端"的IPv6网络环境,持续为学院师生提供优质的网络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