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软·元社区
时间:2024-09-27 编辑: 点击:

天软·元社区于2023年5月动工,7月31日辅导员入住,8月18日投入使用。目前社区已进驻学工、团委、后勤、网信、保卫、派出所、校友、关工委等多方力量,承载多高校多层次学生综合管理,入住学生社区的学生有天津工业大学、天津理工大学等7所高校的研究生、本科生、高职升本科学生共计7000余人。

天软·元社区以“交互、智慧、生长、融合”为理念,在社区中实现“党建引领、管理协同、队伍进驻、服务下沉、文化浸润、自我治理”的建设目标。坚持以党委领导强责任、聚合力,以学工牵头强体系、显特色,以全体协同强支撑、促长效,以学生参与强覆盖、育自觉,以支部引领强阵地、树导向,以社团助力强载体、营氛围,以辅导员入住强机制、抓落实,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天软·元社区采取“一心多元”的社区布局,主要包括学生社区中心、元力广场、一廊两园、林下朋友圈、能量小站、致力书院、元气街区。

(一)社区中心

天软·元社区中心包含“一问到底”服务大厅、聚光讲堂、红色文化展廊、智慧集合站、共享功能室等。

1.“一问到底”服务大厅

社区中心“一问到底”服务大厅以“一站办结、一网通办、一键办理”为目标,积极推动窗口服务平台、网上服务平台、自助服务平台“三位一体”融合发展。

一是扩大窗口服务范围,实现事务一站办结。遵循学生事务“应入尽入”原则,中心提供学工、财务、教务、就业、创业、后勤、资助、心理、医保、校园网等窗口服务,基本覆盖了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所有服务需求,实现“就近办、一次办”目标,极大缩减学生事务办理时间成本。

二是打通部门数据壁垒,实现线上一网通办。围绕学生事务“能线上不线下”原则,中心不断推进网上服务大厅建设,打破数据孤岛,将迎新系统、离校系统、教务管理系统及学工管理系统集结于一体;开设“元元机器人”互动咨询,实现“数据多跑路、学生少跑腿”目标。

三是校学生会、学生职业发展指导中心、满庭芳文化社……一个个内容丰富的学生组织入驻社区,以学生力量参与社区管理。构建一批以执行董事(辅导员)牵头,学生骨干引领、学生志愿者为主体的管理团队,推动学生由“要我干”向“我要干”转变,增强主人翁意识,培养家园归属感,不断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能力。

2.聚光讲堂

聚光讲堂是师生一起学习、思考、沉淀、探索的交流平台,这个温馨的共享空间是师生沙龙活动的“会客厅”、纾难解困的“排忧室”、志愿服务的“引领地”、深耕学海的“自习室”,在这里同学们让思想在交流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展现魅力真我。

3.红色文化展廊

红色文化展廊定期举办就业、征兵等专题展览,作为师生主题党日活动的阵地,教育引导师生党员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

4.智慧集合站

为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学院面向天软·元社区管理需求,依托“掌上天软、综合教务系统、E起实践吧”搭建全员育人“云成长”平台,打通学工、教务、网信、后勤保障等各方面资源,建立智慧思政平台,构建学生个人和校园整体的“安全画像”,实现学生数据治理“一枢统管”,学生安全教育“一网共享”,学生预警信息“一触即发”,学生安全态势“一屏通览”,学生安全处置“一键互联”,形成智慧思政工作的闭环管理形成。

5.共享功能室

共享功能室是师生一起学习、思考、沉淀、探索的交流平台,是师生沙龙活动的“会客厅”、纾难解困的“排忧室”、志愿服务的“引领地”、深耕学海的“自习室”。

(1)心理咨询服务。学院在社区中心和教学区建有功能齐全的心理咨询室,每周定期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团体心理辅导。同时,学院提供线上预约咨询服务和电话热线咨询服务,实现心理服务线上线下全覆盖。

(2)就业指导服务。学院建设就业成长辅导室,并打造专业团队,针对学生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扰和问题提供全方位的就业创业指导服务。

(3)党团活动室。全力推进党建和思政工作深入学生社区建设,全方位浸润学生心灵。

(二)能量小站

打造四个沉浸式社区能量小站,建设2号楼传统文化站点、3号楼红色文化站点、4号楼就业创业站点、5号楼退役士兵站点,制定1楼办公前台标准,打造形成“社区样板站”。每个站点主要包含大学生成长辅导室、公寓生活驿站、24小时励志自习室等空间。

(三)元气街区

天软·元社区助力打造以公寓区为中心的10分钟社区生活圈——元气街区,通过“便捷服务圈、舒适宜居圈、活力发展圈”的联动打造,在师生慢行10分钟可达的空间范围内,完善生活、文化、休闲、安全、就业等功能,形成宜居、宜业、宜学的社区生活圈。

(四)林下朋友圈

为充分发挥天软·元社区的服务育人功能,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增强学生对创业的热情与激情,提高大学生的生活领悟能力,学院打造社区市集专区--林下朋友圈。

学院将定期举办系列主题的创业市集活动,比如以“循环再用,旧物闪耀”为主题,展销品从书籍、杂志到鞋子、衣服,从绿植、文玩到绘画、书法作品等。同时,林下朋友圈也将定期举办“我为同学办实事·学生党支部进社区”市集快闪活动,解疑“杂货铺”、数学“赶集”、收纳大师、简历“问诊”、社区“开放麦”等活动聚焦学生学业生涯指导、心理科普宣传、生活习惯养成等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