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列表
返回列表
为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健全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促进机制,进一步拓宽学生就业与发展通道,10月23日,我校联合天津市商务局、天津市软件行业协会、天津滨海高新区信创产教联合体、天津市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协会、天津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人才)联盟、天津市高新技术企业协会、天津市滨州商会、天津鲲鹏生态创新中心等单位主办的“卓越人才 非你莫属”天津市第二十一届软件与信息服务业专场招聘会暨第二届大学生生涯嘉年华圆满落幕。本次活动打破传统招聘边界,创新联动多类行业组织与产业集群,吸引百余家企业携600余个优质岗位参会,两千多名来自我校及外省高校的毕业生到场求职,最终超300人次与企业达成初步就业意向,交出一份远超预期的就业服务答卷。

规模升级:政企校协同,岗位覆盖多领域
作为本年度区域内重点就业服务活动,本次招聘会以我校与天津市软件行业协会为核心载体,首次拓展合作版图——联合高新技术企业协会等行业组织、引入天津市滨州商会等民间商业力量、特别邀请以天津鲲鹏生态创新中心为代表的计算产业生态集群参与。多元主体的加入,让参会企业阵容更趋丰富,岗位覆盖领域实现大幅拓展。

本次招聘活动涵盖软件与信息技术、工业制造、新能源、教育服务、媒体娱乐、材料资源等多个领域,提供研发、技术、管理、营销等各行各业岗位,呈现出“软件赋能千行百业”的鲜明趋势。

亮点突出:两大“首次”构建就业新生态
相较于往年招聘会,本次活动的最大突破在于成功构建起开放多元的“就业协同生态”,两大“首次”亮点尤为突出。
首次实现从“单点对接”到“生态聚合”的升级。以往招聘会多为企业与学生的单向岗位对接。本次活动通过联动多类协会与产业集群,让学生面对的不再是孤立的企业,而是完整的产业生态圈。以天津鲲鹏生态创新中心为例,向学生展示了计算产业的发展趋势与人才需求方向,帮助学生从产业视角规划职业发展,极大拓展了职业发展的宽度与深度。
其二,首次清晰印证“软件赋能千行百业”的强劲趋势。从岗位结构分析,软件人才需求已从传统互联网公司,广泛渗透到工业制造、新能源等实体经济领域,数字化人才成为推动各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驱动力。“这说明我们培养的软件专业学生,就业舞台不再局限于IT行业,而是能在更多实体产业中发挥专业价值。”我校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表示,这一趋势的呈现,也为学校后续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对接产业需求提供了重要参考。
服务延伸:生涯嘉年华+专项指导,全方位助力求职
除了核心的招聘环节,本次活动还同步举办生涯嘉年华与多项专项服务,将就业指导贯穿全程,为学生提供“一站式”求职帮扶。

生涯嘉年华设置“内部规划、外部探索、就业指导、升学赋能”四大功能分区,以丰富互动活动为载体,助力学生深度探索自身职业特质,精准匹配岗位需求。活动特别融入游戏化职场面试模拟场景,打破传统指导模式,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提前熟悉面试全流程,高效掌握求职实用技巧,于沉浸式体验中潜移默化完成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教育,为未来职业发展筑牢基础。

同时,现场还贴心设置AI简历改写功能区,邀请生涯规划领域的资深老师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简历修改服务,针对简历亮点挖掘、岗位匹配度提升等问题给出专业建议。负责征兵工作的老师与在校退役士兵学生组成咨询团队,为有意向“应征入伍”的学生解读政策。“西部计划”专项政策解读专区也同步开放,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多元化就业渠道,明晰不同就业方向的机会与要求。

“这次活动不仅帮我拿到了企业的复试邀请,还通过简历修改和职业规划指导,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收获远超预期。”来自业务2440班高诺兴奋地说。

本次招聘会暨生涯嘉年华的成功举办,不仅实现了人才与岗位的精准匹配,更通过创新模式呼应了天津市乃至国家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战略布局。未来,我校将继续深化政企校协同机制,探索更多元的就业服务模式,为毕业生搭建更广阔的就业平台,为区域产业发展输送更多优质数字化人才。
(审稿:学生工作部沈士强;编辑: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办公室蒋闯)
图片:网信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