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戎光讲堂迎来了第十一期,以“淬戎十炼·青春共话”为主题,作为阶段性总结专场。本期邀请了姚金超等八名退役大学生士兵代表,结合往期讲座精髓,分享从军营到校园的思维转型、技术学习心法及职业规划思考,全面展现退役军人群体在数字时代“二次冲锋”的成长轨迹。

军营基因赋能技术成长,锻造复合竞争力
姚金超分享了从Linux小白进阶到“准高手”的历程。他以军营特色管理为切入点,将“内务铁军”规范学习纪律、“作战地图”分解技术模块,在老师们的带领下攻克了操作系统、网络管理、数据库等核心技能。他特别提到朱勇老师的金句激励大家:“专业知识或许是青铜,但军人执行力必成王者!学不会就开启复读机模式,铁杵也能磨成针。” 成为全场共鸣的焦点。

网络安全敲响职业警钟,坚守技术伦理底线
李盛傲聚焦网络安全主题讲座带来的震撼教育。公安专家展示的攻防案例,让他深刻认识到一条代码足以击穿民生防线。他引用数据指出我国日均遭遇境外网络攻击超200万次,网络安全已上升为“没有硝烟的战场”。这促使他重新认知职业责任,认为退役军人既要成为数字防线尖兵,更需以军人操守守住伦理底线。

学长经验破解转型迷局,目标导向成就实战派
李学朋分享了学长从迷茫“兵哥”逆袭红帽工程师的案例,提炼出退役军人转型公式:清晰目标+持续行动=破局关键。他以学长“白天实训、夜间啃书”的奋斗史与战国苏秦“锥刺股”的典故作对比,鼓励大家争做真刀实枪的实战派。

直面AI时代挑战,深耕技术元能力
许龙、常樱兰等结合红帽工程师孟德涵的讲座精髓,分享AI时代的职业生存法则。他们指出,在ChatGPT等智能工具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深耕操作系统、算法等技术“元能力”是应对变革的关键。职场上最可靠的永远是扎进代码里的真功夫,就像战场上信任的永远是并肩战友。

戎光讲堂始终以赋能退役大学生士兵的职业成长为核心使命,通过构建“技术精进—认知升级—职业突围”的成长闭环,持续助力退役大学生士兵实现价值跃升。本期活动既是对过往阶段性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标志着以“技术赋能+思想引领”为核心的新发展阶段的正式开启,助力他们在数字化浪潮中找准定位、锻造核心竞争力,续写新时代退役军人的奋斗荣光。